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衣服越来越小,标签越来越大……”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贴出A4纸大小的服装标签,感叹“标签比衣服还夸张”。一些卖家表示,巨型标签是一种无用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恶意退货。一些消费者买了衣服,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利用电商平台“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进行退货。部分退回的服装有明显污渍,影响了产品的二次销售。专家指出,使用巨型吊牌是一些消费者的无能为力的措施,体现了滥用“后悔权”和卖家对消费者的不信任。然而,使用巨型吊牌并不是长久之计。康苏鼓励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滥用“后悔权”。另外,卖家要合理宽容,准确区分消费者,使用不同尺寸的吊牌。卖家正在使用巨大的吊牌来防止一些消费者“使用然后退回”物品。 “新买的汉服裙子上的吊牌尺寸都快达到A4纸大小了……”“双11”前后,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A4纸那么大的服装吊牌,感叹“衣服越来越小,吊牌面积越来越大”、“吊牌比衣服还夸张”。至于巨型吊牌的使用,不少企业表示,这也是必然措施。一位经营女装电商的卖家表示:“每次看到评论区的评论,比如‘吊牌比衣服还夸张’‘看起来像是背着一个小书包’,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在屏幕前哭泣或大笑。 “其实,这是被迫的设计。”她回忆起有一次收到顾客的退货请求。她的衣服上明显沾满了油污,还沾满了煎锅里的油,但标签早已消失。根据规定,如果没有完整的标签,就无法转售,最终的衣服只能在内部消化。很多消费者还拍完照片后退回新衣服。有的还配有通用防盗扣。盐。穿上衣服后,请将购买的防盗扣扣紧后再退回。 “因此,为了防止一些消费者在穿完衣服后退货,我们决定使用一些愚蠢的技巧,比如巨大的吊牌,让它们显眼,但又不会分散我们试穿衣服的注意力,”这位从事女装电商工作的卖家说。 “这看起来很可耻,但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另一位中式服装电商卖家表示,一些消费者抱怨 gia吊牌不会影响他们试穿衣服的能力,但他仍然希望其他消费者收到的衣服不是别人已经穿过的。为了让消费者看不到测试效果,吊牌从颈部移到了衣服的下摆。巨型标签的销量有所增加:一家制造商两个月内售出了30万张。 “以前,我的标签有贴纸、手掌、手机大小。”今年,巨型标签开始大量涌现。”从事标签生产近10年、从今年开始销售A4或A5纸尺寸标准现货标签的吴告诉记者,近两个月销售的巨型现货标签数量大幅增加,达到30万张,是之前的10倍多。谈到制作巨型现货标签的机会,吴说,去年,一位销售正装的客户定制了一批A4纸。商场和大型吊牌,销售巨型吊牌的想法就这样诞生了。 “电商、直播企业要求的巨型标签越来越多,其中85%以上是女装。吴说,有些消费者钻了空子。”按照电商平台“7天无理由”的退货规则,在购买衣服、穿过一两次、或者拍照登记后进行退货。巨型标签足够大并且使用大字体。如果放在外面的话会很明显,但是如果藏在里面的话就很难携带了。这将阻止一些消费者使用它们进行拍照或参观。与普通吊牌相比,巨型吊牌的成本也相应增加。吴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主要从事批发和订单量。批发巨型标签的单价为0.2~0.4元,比普通标签高0.1~0.2元。 “(顾客)基本上都买A5尺寸吊牌。 A4尺寸的吊牌更贵。如果一个月用5万套,可能要1万到2万元。”吴先生表示,目前使用A4纸大标的产品主要是价格比较高的服装服饰,A5纸大标适合大部分服装。防止滥用退货规则专家:基本思路是“重建信任”。标签是“为面临高退货率和滥用“穿着后退货”压力的卖家的一种防御。吊牌从信息媒介边缘化为“审防”工具,本质上是商业信心丧失的极端表现。然而,巨大的吊牌并不能解决恶意退货的问题,只会“推进战场”。另一方面,买卖双方矛盾加剧,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下降。舒适。另一方面,成本增加,最终影响销售价格,导致诚实的买家为更少的人付费。 “防止滥用退货规则和恶意退货、平衡买家和卖家利益的基本方法是‘重建信任’而不是‘硬封锁’。”白文曦举了一个例子。电商平台可以实行“两步退款”。最初将退还 70%,一旦商品被接受且没有磨损迹象,将充值 30%。同时,合规经营的商户将获得流量和货物保险的优惠费率,诚信的消费者将获得“无需证据”的“即时退款”和白名单,实现“好钱出坏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使用巨型吊牌是卖家的无奈之举,反映出一些消费者滥用“反映权”。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鼓励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滥用“后悔权”。恶意退货只占一小部分,卖家必须合理宽容,准确区分消费者。此外,PlatoffForms不能缩短7天无理由退货期限,也不能任意冻结所有无辜消费者的“后悔权”。防止滥用退货规则和恶意退货的基本策略是消除虚假和误导性广告、加强对消费者的合理教育、减少供应商不公平退货的可能性、平衡买卖双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