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流感(以下简称流行性感冒)的活动开始增多。与此同时,与流感相关的谣言也出现在网络上,影响公众的预防行为和医疗决策。为此,科技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科学分析常见谣言,帮助公众理性反应。服用奥司他韦可以预防流感吗?近日,有网友声称,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可以预防流感。对于这一点,天津大学泰达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徐建新表示明确反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阻止成熟的流感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逃逸’,从而抑制复制和传播。徐建新表示,该药的适应症有严格的规定,公众不要随意服用。徐建新老师详细讲解了奥司他韦的正确使用方法。治疗使用时,该药适用于感染甲型、乙型流感的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且剂量有严格的“时限”。应在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服用,以尽量缩短病程,减少病情。 48小时后,病毒复制几乎完全,药物的效果大大降低。当奥司他韦用于暴露后预防时,使用奥司他韦的条件更为严格。未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产生足够保护的高风险人群,应在明确接触流感患者后使用。对于ivir滥用问题,徐建新明确指出,该药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和呕吐,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出现头晕和幻觉等神经精神异常。目前长期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数据不足,更严重的潜在危害是病毒耐药性的产生。很难评估造成更严重伤害的风险。徐建新解释说,滥用奥司他韦会导致少数耐药病毒的增殖。如果这种病毒成为广泛传播的毒株的话,影响将非常严重。不仅奥司他韦可能完全无效,甚至整个类似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也可能无效,最终导致流感治疗“无药可用”的负面情况。关于流感预防,徐建新强调:“有现在有更好的预防方法。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基本措施。我们建议所有 6 个月以上且无疫苗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吗?两者有很大区别。”“要理解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就像感冒一样,是网络上常见的谣言,也是公众认知中最危险的错误。”徐建新解释说,感冒等常见呼吸道疾病往往是由鼻病毒引起的,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普通冠状病毒引起,症状集中在上呼吸道,主要症状是流鼻涕、鼻塞。流感的主要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高烧罕见。起病 起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 “患者往往在几个小时内出现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可持续三到四天。症状还包括身体肌肉和关节疼痛、疲劳、食欲不振、喉咙痛、干咳、鼻塞和流鼻涕。”建新说,这些症状会使患者卧床不起,与普通感冒等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轻度至中度不适完全不同。除此之外,流感的真正危险是它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流感病毒会削弱人体的气道防御能力,细菌可以利用这种防御能力,引起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它也是流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同时,流感病毒可直接进入心脏,引起心肌炎,或进入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例如普通感冒,很少引起使用严重并发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流感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导致3至500万重症病例,并导致29万至65万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一旦感染,会不会终身失去免疫力?抗体只能提供 6 至 8 个月的保护。 “有些人认为,一旦患上流感,就会获得终生免疫力。这将流感与水痘、麻疹等病毒性疾病混淆了。”韩雪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人感染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特定病毒株的抗体,帮助人体中和病毒,防止其在体内复制和传播。然而,这种保护作用通常只能持续6到8个月,并不能持续一生。 “临床上,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份重复感染流感病毒,甚至在同一流行季节感染不同流感病毒的情况很常见。”韩雪梅补充道。免疫保护的“寿命”短,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的反复无常。韩雪梅解释说,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其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抗原漂移和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无常的性质,下一个季节的流感病毒株通常与上一个季节不同。然而,人体内产生的针对上一季病毒株的抗体并不能有效识别或中和新变异的病毒株。除此之外,人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体内会产生抗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病毒始终保持在高水平。它们逐渐减少,削弱了针对该病毒株的免疫防御能力。韩雪梅强调,免疫系统的这种生理特性,加上流感病毒的持续突变特性,决定了针对流感的免疫保护的暂时性。感冒后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为了有效预防流感,不少人准备近期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如果这段时间不小心感冒了,能及时接种疫苗吗?专家表示,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具体的科学确定的健康状况来解决。天津大学泰达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徐建新表示,感冒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是否接种流感疫苗的关键。如果您仅出现局部症状如果出现流鼻涕或打喷嚏等症状,并且没有发烧、肌肉疼痛或疲劳等全身症状,此时仍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该疫苗不会干扰体内激发免疫反应的过程,确保免疫效果。但如果感冒伴有发烧(腋下温度37.3度以上)或出现哮喘、严重咽喉痛等明显症状,建议推迟接种。 “人体免疫系统在发烧时就已经被激活,因此此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剧接种后的副作用,例如发烧和头痛,并且可能与感冒症状重叠,这可能会影响医生对副作用的判断。”建议您在症状完全消失并且感觉好转后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是,接种前进行专业评估至关重要。徐建新表示,负责疫苗接种的医生将负责接种疫苗。认真询问接种者目前的健康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近期用药情况等,通过周密的调查判断,就该疫苗是否适合接种提供专业建议。 “流感疫苗是流感疫苗,它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接种时机很关键,但应以安全为基础。”徐建新建议,如果不确定自己的情况,可以提前咨询当地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医疗机构的接种医生。不要盲目追求“及时接种”而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或因过度担心而错过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 (记者陈曦)(编辑:何欣)